
问:SCI论文初稿的几个写作技巧
- 答:一、遵循论文的格式
有固定的格式:引言、方法、结果和讨论(IMRAD)。这种格式反映了学术期刊文章核心组成部分的顺序,但是这种顺序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写作顺序。作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开始写作文章,如:先写个提纲(简短或详细),或者先写论文中最简单的章节(如:材料与方法、结果等)。但不管是以怎样写写作顺序撰写的初稿,格式上一定不能错。
二、修改时再考虑写作原则
撰写初稿是一项艰巨的工作,不仅需要做好思想准备,还需要备齐所有材料(参考文献、图表),以及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。撰写初稿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只有大略的想法。实际上,直到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作者才会确切地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。如果不清楚应该如何顷渗动笔,不要气馁。确切的词语甚至句子在这个阶段不是很重要。重要的是开始动笔——从某处写起。
三、收集、组织和研读文献
喊培科技论文的写作需要参考文献。由于大量信息的不断更新,加之多学科的交叉,通览专业领域内郑乎唯所有相关文献几乎是不可能的,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来搜索、阅读和充分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,可通过阅读综述性文章或与同事及导师讨论的方式,以获取有关引言和讨论部分的想法。 - 答:要点:
1、写出3~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;
2、从Introduction开写,回顾已有的工作;
3、要声明文章结构,不要直接进入细节歼明;
4、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,提出潜在的问题,自己进行旁改汪回答;
5、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,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运仔用前景;
6、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,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。 - 答:没什么技巧可言,平时多积累,写作就是讲故事,怎么讲的引人入腔碰胜,让别人接着看你的文章,看了后觉得有道理,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和创新陆扒性。摘要很重要,很多人搜索文献时只看摘要。我平时审稿时也先看摘要,摘要写的可以伍悉谈就继续往下看,否则就印象不好,该文章的接收可能性就大为降低
问:大学论文的正文写作技巧
- 答:一、大学论文正文的写作要求
对正文部分写作的总的要求是:明晰、准确、完备、简洁。具体如下:
1.论点明确,论据充分,论证合理;
2.事实准确,数据淮确,计算准确培滚辩,语言准确;
3.内容丰富,文字简练,避免重复、烦琐;
4.条理清楚,逻辑性强,表达形式要与内容相适应;
5.不泄密,对需保密的资料应做技术处理。
对于正文写作,还应强调两点:
1)抓住基本观点;
2)注重准确性,即科学性。
二、大学论文正文的结构组成
正文是论文的主体,正文应包括论点、论据、论证过程和结论。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:
1.提出问题-论点;
2.分析问题-论据备嫌和论证;
3.解决问题-论证方法与步骤;
4.结论。
一般来说,毕业论文主题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:
①事实根据(通过本人实际考察所得到的语言、文化、文学、教育、社会、思想等事例或现象).提出的事实根据要客观、真实,必要时要注明出处;
②前人的相关论述(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、考察过程、所得结论等).在理论分析中,应将他人的意见、观点与本人的意见、观点明确区分。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,都应该注明出处;
③本人的分析、论述和结论等。做到使事实根据、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论述有机配缺地结合,注意其间的逻辑关系。 - 答:论文写作技巧:
一、写作前
1、要知道在引言败中中陈述论点。
2、用论文的剩余部分陈述理由和证据,使论点得到充分支持。
3、考虑一下呈现这些内容的顺序:怎样安排段落之间的结构才是最清晰、最有说服力。
二、论文结构安排技巧
1、相似的想法通常应该集中在一起,而不是四处分散。
2、每个段落应该在字体上有区别,比如缩进或在段落之间留出额外的行间距。
3、每一段搜悄只应该陈述一个要点。
4、每个段落都可以看作是一篇小短文。
以主题句开头,介绍段落的主要观点;
进一步解释这个观点;
为观点提供相应的证据;
解释或分察漏山析证据;
总结要点,并指出其是如何与整体论点相关联的。
5、每一段都应该使用过渡词或短语连接到下一段。
6、段落的顺序应该符合逻辑,前后一致。
7、一旦同学写好了初稿,试着用一句话总结每个段落的要点。
问:快速写论文初稿的方法
- 答:快速写论文初稿的方法如下:
高效论文写作,遵循两个法则:快写、慢改。
“快写”就是快速起草。用最短的时间,形成完整的作品原型。
“慢改”就是雕琢。在原型基础上,不断迭代改进,以求质量提升。
这一写作原则,阳志平先生在《认知写作学》课程中,从认知心理学角度,有详细论述。
因为要“慢改”,所以截止日期之前,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。
“快写”有利于帮助你更早地把握主动权,平和心态。
至于如何“慢改”,就是你(包括合作者、导师)自己的事儿了。
这篇文章,我只和你讨论“快写”部分,即快捷高效的论文起草方法顷岩祥。
写作之前,先把研究做好。
我执教专业,文理交叉。本科生大四时,有两个选择:
做毕业设计。做个系统,写设计报告。
写毕业论文。
虽然我反复告诫,设计比论文好做,但他们普遍选择论文。
理性行为背后,一定有动机可以解释。
学生认为,做设计要编程。而且编完了,还得写文档,相当于花两遍功夫。
论文就简单多了,不就是码字儿吗?7000字?那不是手到擒来吗?
他们根本就不做研究。只搜数据、堆图表、抄观点,甚至是扒别人论文中的语句。还振振有辞,说小学语文老师说过,“天下文章一雀搏大抄”。
你的语文老师读书的时候,可能没见过CNKI查重系统这东西。
写论文,一定要先有研究。
做了研究,你才可能通过新鲜的数据、独特的观察视角、新颖的分析工具,获得某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。
确认你得到的新知,对他人有价值后,再用标准化的格式(所谓“洋八股”),把这种认知上的差别(简称“认知差”)生动描述给别人。
如果你连研究还没做,就先别急着枣兄写了。
浪费纸张是不好的,不利于环境保护。